1、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,俄而与子期逐,三易马而三后。
2、襄王曰:“子之教我御,术未尽也?”对曰:“术已尽,用之则过也。
【资料图】
3、凡御之所贵,马体安于车,人心调于马,而后可以进速致远。
4、今君后则欲逮臣,先则恐逮于臣。
5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;而先后心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?此君之所后也。
6、” 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,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。
7、赛时,他三次改换马匹而三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。
8、襄王说:“你教我驾车的技术,一定留着一手,没有完全教给我。
9、”王子期回答道:“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,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毛病。
10、不管驾驶什么车辆,最最重要的是,马套上辕,要跟车辆配合稳妥;人赶着马,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,然后,才可以加快速度,跑得很远。
11、现在,你在我后面,一心只想追上我;你在我前面,又怕我追了上来。
12、其实。
13、驾驭(引导)马匹长途竞争,不跑在前面,便是落在后面。
14、而你的在前在后,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,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?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。
15、”意义: 赵襄王同王子期赛车,在三次的比赛中,都没有超过王子期。
16、赵襄王的逞强好胜,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,当然值得赞誉。
17、问题在于青之能够胜于蓝,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,悉心向学,并且下一番工夫,勤学苦练,才能做到。
18、赵襄王跟王子期学御,时间不长,就要求跟老师比赛,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,单就驾车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。
19、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,实在是学习之大敌。
20、水到才能渠成,水还到不了,便要求渠成,要求发挥作用,是绝难办成的。
21、赵襄王学御之事,无疑是极好的启示。
22、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,俄而与子期逐,三易马而三后。
23、襄王曰:“子之教我御,术未尽也?”对曰:“术已尽,用之则过也。
24、凡御之所贵,马体安于车,人心调于马,而后可以进速致远。
25、今君后则欲逮臣,先则恐逮于臣。
26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;而先后心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?此君之所后也。
27、”赵襄王向王子期学赶车,学了不久便与王子期比赛:在比赛中他换了三匹马,结果每次都落后在后面。
28、赵襄王埋怨说:“你教我赶车,还留了一手呢?”王子期回答说:“技术已经全教给您了,是您用的不对。
29、赶车最要紧的是,要使马套在趁上能舒适妥帖,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防在调理马上,然后才能赶得快,跑得快。
30、在这次比赛中,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光想赶上我,跑在前面的时候又怕被我赶上去。
31、其实引马上路去赛跑,不是领先就是落后;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,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,那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?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啊!”古文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,俄而与子期逐,三易马而三后。
32、襄王曰:“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。
33、”对曰:“术已尽,用之则过也。
34、凡御之所贵,马体安于车,人心调于马,而后可以进速致远。
35、今君后则欲逮臣,先则恐逮于臣。
36、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。
37、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?此君之所以后也。
38、”翻译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马车技术,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。
39、赛时,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。
40、襄王说:“你教我驾车的技术,(技术)没有完全教给我。
41、”王子期回答道:“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,只是您使用得不恰当。
42、不管驾驶什么车辆,最重要的是,马套上辕,要跟车辆配合稳妥。
43、人赶着马,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,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,达到很远的地方。
44、现在你在我后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,你在我前面就怕我追了上来。
45、其实,驾驭马匹长途竞争,不跑在前面,便是落在后面。
46、但是你在前在后,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,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?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。
47、”出处韩非子的《韩非子·喻老》扩展资料:故事启示这篇古文的启迪是做任何事,如果不专心致志,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,就会事与愿违。
48、做学问也是如此,只有抛弃杂念,集中精神,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,取得好的成绩。
49、创作背景《韩非子》是韩非逝世后,后人辑集而成的。
50、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韩子》五十五篇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二十卷,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阮孝绪《七录》(或以为刘向《七录》)也说“《韩非子》二十卷。
51、”篇数、卷数皆与今本相符,可见今本并无残缺。
52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赵襄王学御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上一篇:今日快讯:探访北京高考阅卷现场:1520名教师6个评卷点评阅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大众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